
编者按:
身边榜样是温暖亲切的正能量、具体而微的中国梦,他们涌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机关学校、企业厂矿,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可感可触、可追可及的身边人、普通人。即日起,红星云推出《基层人物传》专栏,讲述身边榜样追梦不止、踏实奋斗的故事,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矢志前行的力量。
“有事找唐支书。”“唐支书想办法为我们村民办好事,一心为群众服务,是一个难得的好支书。”村民们口中赞不绝口的支书,是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的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党总支书记——唐克勇。
唐克勇(右3)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拉家常
“老”支书的“几把刷子”
说到大松坡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们都会提到唐克勇,今年55岁的唐克勇是名副其实的“老”支书,1996年任大松坡村村民委员会主任,2002年任大松坡村党组织书记,2020年至今任大松坡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28年,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湖南省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村民们常常评价唐克勇说,唐支书是能人,是有“几把刷子”的。
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党群服务中心全貌
筑牢堡垒
“从后进村到示范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多年前大松坡村村支“两委”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思维固化,对村庄发展缺乏明确方向。唐克勇上任后注重从源头上严把选人关,不断调整优化村“两委”结构,目前村“两委”班子共五人,大专以上学历三人,最小年龄35岁,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更趋合理。在打造“思想红、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的干事创业队伍基础上,唐克勇始终把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作为强党建的着力点,修建建筑面积1380平米、占地面积30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集合了政治、服务、发展、议事、教育、宣传等“六大功能”。同时打造了240平米的党性教育基地,可同时容纳120人上课,为筑牢基层堡垒奠定坚强基础。
大松坡村农户在葡萄基地采摘刺葡萄。
聚焦产业
“从一根藤到一片海”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振兴。大松坡村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如何让葡萄打出品牌,走向更大的市场,这是唐克勇一直考虑的问题。在唐克勇的带领下,村支“两委”开展产业调研,远至新疆、山东等地。经过调研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村“两委”班子一致决定推广本地刺葡萄规模化种植,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于缺乏管理和技术方面经验,唐克勇抱着若是失败了也只赔我一家的心态,拿出自家的3亩地做“试验地”,通过对葡萄种植技术进行大胆实践,3亩“试验地”于2000年挂果后收入近万元。有了唐克勇的成功经验,群众发展产业热情高涨。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大松坡村无条件供应葡萄苗和种植技术,很快就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经过二十多年的种植培育,大松坡村的葡萄产业规模成片,被人们称为“蒲海”,实现了由一根藤延伸出了一片海的跨越。2013年,唐克勇带领种植大户创办了湖南省桐木酒庄有限公司,年加工刺葡萄酒达100吨的生产线,引进投资200多万元,实现劳动力需求100余人,增强了就业承载能力,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3中方县旅游发展大会暨刺葡萄文化旅游节在中方县桐木镇大松坡村中国南方葡萄沟启幕。
农旅融合
“从山水田园到诗与远方”
用好流量标签,加速文旅出圈,文旅“出圈”正当时。如何利用当地特色种植资源塑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近年来,唐克勇穿梭于“蒲海”间,探寻农旅融合为大松坡村发展带来新动力。在唐克勇的带领下,大松坡村围绕“打造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布局三大重点景区”的开发思路,科学编制了《桐木葡萄沟概念性规划暨修建性详细规划》,成功创建了“中国南方葡萄沟”3A级景区,并连续举办了多届刺葡萄大型文化旅游节。2023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如今,到葡萄沟景区逛一逛、去百年老藤下拍照打卡、到葡萄架下农家乐吃一顿柴火饭……对于附近游客来说,不用驱车百里,在葡萄沟就能拥抱“诗与远方”。
村子火了,游客来了,村子富了,年轻人回来了。在唐克勇的带领下,2023年,大松坡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48.8万元,出门打工的年轻人渐渐回流。谈到未来计划,唐克勇信心满满的说“村民信任我,我将继续努力把乡村振兴事业做好,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责编:袁敏
来源:红星云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